焦点精选!工信部: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5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8%

时间:2022-11-07 20:55:24       来源:199IT

首份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双碳领导力排行榜发布

9月22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两周年之际,首份互联网科技行业双碳领导力排行榜发布。榜单由《财经》杂志与中创碳投联合发布,中创碳投是国内领先的碳中和综合服务机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榜单旨在展现各互联网科技上市公司助力双碳目标的积极性,以及落实双碳责任的进程。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质量、数字化的新阶段。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8%。数字化与低碳化是企业发展的一体两面,低碳往往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而高质量的数字化亦可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节能降耗,从而间接实现减碳效果。

互联网科技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碳中和事业而言同样意义重大。在自身实现低碳运营的同时,互联网科技企业可以通过数实融合、产业互联等技术手段促进其他企业走上低碳发展道路,帮助各行各业实现减排;也可以借助自身庞大的用户群体,宣传推广低碳理念,促进消费端减碳。

今年,榜单选取2021年营收超过100亿元,且发布ESG相关报告的港股及A股上市信息技术服务公司进行评价。结果如下:

老牌巨头领先,新兴势力落后

榜单评价体系包含10项议题,39个细分维度,力求全方位、多角度评价互联网公司的双碳表现(详见附注)。该体系参考国际认可度较高的TCFD(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小组)披露指引,及中创碳投“SMART-ABC”企业碳管理框架,并针对互联网科技行业特性进行调整。

榜单依据各互联网科技企业综合得分进行排名,并依据不同分数段,将企业双碳表现划分为“卓越”、“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四个等级。

排名结果显示,老牌互联网三巨头,即阿里巴巴(09988.HK)、百度(09888.HK)、腾讯控股(00700.HK)表现等级为“卓越”,位居前三。此外,三七互娱(002555.SZ)、京东集团(09618.HK)等级为“优秀”。

一些互联网新势力则相对落后。比如美团(03690.HK)等级为“良好”、而快手(01024.HK)、哔哩哔哩(09626.HK)仅为“中等”。榜单仅收录A股及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我们还用同样的标准评价了其他未入榜的互联网新兴势力。比如,字节跳动虽未上市,但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双碳表现等级为“中等”。而拼多多(NASDAQ:PDD)得分极低,明显缺乏低碳意识与行动。海外退市的滴滴暂未在港上市,且没有发布ESG相关报告,未进行评价。

对比阿里、百度、腾讯三家报告可以发现,尽管三者在主要业务上存在差异,但推动碳中和的打法相似:都是从能效提升、清洁能源转型、碳抵消与消除三方面入手,在成本最优的前提下实现自身运营和供应链净零碳排放,同时在B端抢占“双碳掘金”赛道,挖掘数字赋能等新的业务增长点,在C端倡导低碳理念、促进低碳行为。

图1: 互联网科技公司实现碳中和主要路径

尽管三大巨头行动领先,但两极分化差异较大。整体来看,互联网科技行业在各议题上平均得分都不高,即便是表现相对最好的“碳排放绩效与改善”议题,也仅得37分,未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见图2)。

图2:互联网行业各议题整体表现情况

减少自身碳排放,开启绿电交易

互联网企业自身运营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数据中心、云服务等产生的电力消耗。以阿里、腾讯、百度为例,当前三者的PUE(电能利用效率)平均约1.2,在不断提升数据中心能效的同时,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是互联网公司实现碳中和的必要手段。(电能利用效率是衡量数据中心电源使用效率的主要指标,为数据中心总用电量与其中IT设备总用电量的比值,PUE越小、越接近1,表示效率越高)

目前来看,尽管很多互联网企业正着力提升能效、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但缺乏强有力的碳减排目标和清洁能源目标。榜内仅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控股、三七互娱四家设定了集团层面明确的碳中和目标(见表1)。其中,仅阿里巴巴、腾讯制定并公布了集团碳中和行动报告。

更多细节信息可以体现企业双碳目标的说服力,增强外界信心。在绿电采购方面,仅6家企业主动披露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相关细节信息。

表1: 互联网公司碳排放目标、能源目标与绿电消费

2021年,阿里巴巴以2.69亿度的绿电采购量高居国内首位,腾讯、百度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也分别达到6533.4万度、304.9万度。然而,与这些企业的总体用电量相比,可再生能源消费还远远不够。以公开数据粗略估算,2021年百度、腾讯的绿电消费仅占其电力总耗的0.45%和1.5%左右,阿里巴巴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也仅约6.57%。(估算方法为:企业自行披露的绿电交易、绿证采购及可再生能源自发电总量 / 电力总消耗量)

互联网巨头正逐渐加大绿电采购力度。2022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清洁能源交易超8亿度,相比2021 年全年实现超150%的增长。腾讯在2022 年度交易市场集中签订绿色电力交易合同共计 5.04 亿千瓦时。通过这次交易,腾讯数个大型数据中心的总体年度中长期协议交易量匹配年度用电量占比达到 43.5%。今年3月,百度数据中心也签约引入10亿度绿电。

从价值链到范围3+

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间接排放,一般被称为范围3排放。据BCG研究,科技行业具备自身能耗低、价值链排放量大的特点,对比通信(0.25)、房地产(0.39)、金融(0.48)、必需消费(1.12)和可选消费(1.25)等行业,其价值链排放倍数达2.64。

互联网公司的价值链排放主要集中于租赁数据中心运行、物流运输等环节。榜单内披露碳排放数据的18家公司中,9家公司披露范围3排放量。当前,除提高清洁电力使用比例外,互联网电商还通过清洁能源车辆替换、绿色包装计划等方式,减少价值链碳排放。

不过,互联网公司在碳中和领域的能量,远不止价值链减排。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技术赋能、平台带动、资源支持等多种方式,带动其生态范围内的参与者共同减排。

基于自身平台特性,阿里巴巴创造性地提出“范围3+”的概念。“范围3+”指的是在范围1、2、3这三个业界典型的减碳领域之外,运用平台的力量吸引各方参与者一起参与减碳,并帮助他们减排。这个概念更好地体现了互联网企业在双碳议题中的价值,从而激励企业采取行动。

表2:阿里巴巴减碳目标及部分行动

我们也摘取了4项体现互联网双碳实践特色关键行动,包括示范效应、技术赋能、理念影响,以及资源支持。结果显示,18家企业的整体最高得分不超过25,可见,当前我国互联网科技企业还未能充分发挥在B端、C端的影响力(见图3)。

图3: 互联网科技企业四大关键指标得分情况

不过,四项关键表现中,三家头部企业分别在不同项目中获得满分,发挥了引领带头作用。2022年8月,腾讯联合微软中国、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10家企业共同组成碳中和专委会及碳中和开放技术联盟,与会员单位共享减碳专利技术助力行业减碳、赋能传统行业迈向碳中和。除此之外,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更多元的触达方式,寻求业务碳中和的同时带动产生更大范围减碳效益。阿里巴巴建立了“88碳账户”体系,覆盖多个业务场景,带动超过2000万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减碳;百度除了基于百度地图开发“绿动计划”“新能源导航服务”等 C端绿色产品、服务,还基于数智技术保障零碳园区的设计、运营,依托百度智能云推动交通行业减排。腾讯则成立专门的碳中和实验室,除依托技术为用户、产业和社会提供多元的碳普惠产品和服务外,还推出“碳中和”微信小程序、在游戏业务中开发环保赛道,积极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与目标,引导用户更加关注气候变化问题,践行低碳理念。

整体来看,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气候行动起步较晚,与亚马逊、谷歌等国际同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当前,三大互联网巨头正积极创造低碳竞争优势,抢占双碳赛道,挖掘新商业机遇,进行战略布局。新兴势力也应以此为标杆,努力追赶,发挥自身在双碳行动中的价值。我们将持续跟踪互联网科技上市企业的双碳责任表现,并每年发布《互联网科技行业双碳领导力榜单》。

自  财经十一人官方

关键词: 阿里巴巴 数据中心 互联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