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要从世界旅游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典型城市发展模式与经验、游客需求典型特征和城市旅游休闲发展趋势与建议四个方面展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从自发到有序的城市休闲旅游发展
现代城市起步于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工业革命之后,城市中的工厂、机器和人口密度大大提高,城市面貌和城市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19世纪的城市,人们被“拴在”机器上,除了工作就是休息,几乎没有闲暇。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方主要工业国通过了8小时工作制立法,确立了双休日制度,人们休闲和旅游的时间有了保障。在这期间,建筑师们也开始提出城市规划也要重视城市休闲功能的发挥。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通过了《城市规划大纲》,后来被称之为《雅典宪章》,这一文件指出休闲是城市的四个功能之一,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城市绿地、公园、森林、活动场地、体育场地、滨海等公共休闲空间。要合理设计交通,安排酒店、露营等各类住宿场所,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空间和设施。这些休闲空间和设施自然也会为外地游客所共享。此后,城市休闲旅游发展开始从自发走向有序。西方工业国家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完成工业化,很多城市面临原有传统工业衰败,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弊病的压力而亟需转型。这些城市开始有规划地开展城市改造,完善城市休闲空间和设施,通过文化复兴和休闲功能发展,实现城市复兴和转型。这些工作客观上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休闲和旅游品质。可以说,城市休闲功能是随着城市转型、更新而不断完善的。
毕尔巴鄂的案例非常典型,为应对传统工业崩溃和城市的种种弊病,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年开始,毕尔巴鄂实施了以文化、贸易及旅游发展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复兴计划。通过修建古根海姆博物馆等文化休闲设施和公共设施,改善交通,引入知识创新型产业等措施,毕尔巴鄂最终实现了城市复兴。
我国在1995年开始实行双休日工作制,在1999年开始实施“十一”黄金周。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旅游业开始步入大众旅游时代。原国家旅游局从城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出发,通过标准发布及城市评选活动,以评促建,积极引导城市不断完善旅游和休闲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和休闲服务质量。从1998年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试行)》以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到2003年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体系》及“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再到2015年的《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行业标准以及“旅游休闲城市”创建。这些标准和城市评选活动为促进我国城市旅游休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比来看,我国与西方城市的旅游休闲发展轨迹不同。西方城市是在工业化后的城市转型以及居民要求改善社区环境的压力下,开始规划、完善城市的休闲功能,同时服务外来游客。我国城市则是从旅游发展规划着手,逐步过渡到城市旅游和休闲发展,以实现主客共享。道路不一,又殊途同归,城市旅游休闲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城市旅游休闲发展背后文化的力量
城市规模不同,其旅游休闲发展模式和路径也有所不同。考虑到城市的地域分布、依托的基础资源类型及典型性等,课题组选取巴塞罗那、奥兰多和悉尼作为大中型城市代表,坎昆、里米尼和乌布作为小城镇代表。
巴塞罗那得益于自身浓厚的文化艺术底色,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顺势而为,持续提升城市的文化艺术气质。1992年的奥运会让世界看到了巴塞罗那的艺术魅力。之后的10年内,巴塞罗那迅速成为与巴黎和罗马等齐名的世界知名旅游城市。
奥兰多主要是通过引入众多主题公园,即通过产业导入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城市。
“更新”是悉尼旅游休闲发展关键词,这主要体现在悉尼及澳大利亚重要文化地标——悉尼歌剧院的建成,对老城区(岩石区)的保护性开发,以及对环形码头、达令港的翻新等。包括悉尼歌剧院、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休闲场馆不仅与咖啡馆、酒吧、餐厅等生活娱乐设施搭配在一起,也与商业街、购物中心、酒店、公寓、写字楼等商业设施交织在一起,“整合”成为悉尼旅游休闲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词。这种整合还体现在悉尼用动态的文化节事活动,如缤纷悉尼灯光音乐节(Vivid Sydney),将文化休闲、生活娱乐以及商业空间和设施串联在一起。在提升城市文化魅力与活力的同时,直接促进了当地的文旅消费。2019年,有240万人参加了缤纷悉尼灯光音乐节,为当地经济贡献逾1.7亿美元。
坎昆从一个小渔村经过三四十年,快速发展为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是政府主导城市旅游发展的全球典范。里米尼是意大利的海滨城市,夜间休闲娱乐生活丰富,为改善夜间娱乐生活的“享乐主义”认知,里米尼在2006年推出了“粉色之夜”节事。节事期间,政府和文化团体用粉色装饰街道和城市设施,居民自发地用粉色装扮自己的商店或住所,游客也积极用粉色装扮自己,这也使其成为利益相关者通力合作(Co-performing)的典型案例。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乌布是名副其实的小镇。除了郁郁葱葱的绿色热带丛林梯田,乌布处处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气息,拥有许多艺术博物馆和画廊。乌布旅游业的发展除了得益于巴厘岛旅游业的带动,支撑其持续发展和保持吸引力的是文化艺术背后的艺术家和手工业者们。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画家的到来在乌布形成了一个艺术社区,为当地培养了大批艺术家,直到今天还有很多艺术家前来寻找灵感。与之类似,景德镇本地的以及来自国内外的陶瓷艺术家(“景漂”)们也构成了这个小城文化旅游休闲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为进一步激发夜间文旅消费,景德镇积极打造和推广“夜珠山”城市文旅休闲品牌,正在逐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这些城市的旅游休闲发展让我们看到,相较于自然美景,绚丽多彩的文化更能打动人,它让城市旅游发展更具活力。无论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如何,光有自然美景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滨海休闲资源独具优势的坎昆,也会通过挖掘当地的玛雅文化,来丰富文化产品和体验,促进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滨海休闲是全球很多城市旅游休闲的重要内容,青岛也正是如此。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开展的国内滨海城市评价调查,在国内游客心中,青岛作为滨海休闲城市的知名度较高,游客对城市各方面的满意度几乎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滨海休闲是青岛旅游休闲发展的基础,但在其之上,青岛从最早的栈桥,到五四广场,再到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城市的文化地标在扩展,文化旅游休闲业态、产品和场景在丰富,商业休闲配套设施也在持续完善。未来的青岛也会像很多国际大中型旅游休闲城市那样,发展为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城市。
三、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休闲旅游
从国际游客来看,中国旅游研究院与谷歌联合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人文体验持续是吸引外国游客来华的主要因素。从国内游客来看,文化休闲占比在提升。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文化消费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旅游中进行文化消费。游客最喜欢的前五项文化体验依次是看剧观展、文艺小资地打卡、文化场馆参观、演艺/节事和民俗体验。可以说,国内游客已经从看山看水转向人间烟火。
四、城市旅游休闲发展趋势与建议
基于世界旅游休闲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结合游客的旅游休闲消费特征,《报告》总结了旅游休闲城市的发展趋势。整体来看,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娱乐、休闲等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游客更加重视旅游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旅游城市走向城市旅游,城市本身就构成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城市旅游休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紧盯游客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旅游休闲城市。
从城市旅游休闲发展的核心关键要素和动力来看,“文化”、“技术”和“可持续”是最核心的关键词。世界旅游休闲城市更多地依托文化特色塑造鲜明个性,依靠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旅游休闲发展,并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城市的旅游休闲高质量发展要在开放互鉴的基础上,在“干中学”摸索出中国式的城市旅游休闲发展模式。突出文化底色,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建设文化气质和魅力突出的旅游休闲城市。在城市发展空间上,不仅盯着主城区,还要兼顾统筹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卫星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建设田园旅游休闲城市。
最后,刘祥艳博士代表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公布了游客心中最美好的十个国内滨海休闲城市。他们是:三亚、青岛、大连、厦门、海口、秦皇岛、北海、珠海、威海和宁波(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供稿 | 刘祥艳
责编 | 张丹阳
核稿 | 杨丽琼
来源 |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