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正在充分地回归体育。无论是跑步、骑车还是滑板,都让我们大胆地拥抱公共空间。但人们参与体育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值此关键时期,我们要思考如何合理设计政策,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尤其是非正式体育在社会整合方面的作用,并塑造包容的体育空间。
(相关资料图)
正规的体育设施,如健身房和体育俱乐部,可能会让运动新手或对身材不自信的人感到恐惧,因而只能吸引特定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群参与。相比之下,公共空间则对不同种族、年龄、性别和身体能力的群体更加包容。公共空间并不一定是指定的体育空间,还包括公园、广场、街道、坡道和楼梯等。研究表明,公共环境更能够吸引那些倾向于进行个性化、灵活的非正式体育的人。
非正式体育,如滑板、公开水域游泳、跑步和跑酷等,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变量,例如队友、日程安排、场地预约等,让个人更自由地参与更符合其生活方式的运动类型。非正式体育并不特指某种运动,但与传统的有组织的运动不同,它不以获胜和竞争为目标,参与者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个人技能。非正式体育是自我调控式的,同时,由于参与者会忠于特定空间的文化礼仪,非正式体育又能将人与其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例如,滑板空间的使用者往往跨越年龄、性别、能力和社会经济地位等。这是一个需要持续观察的社群,参与者在共享空间里会轮流发表并相互交流意见。滑板运动场的使用者也会积极塑造其身份认同感,逐渐构建出一种共存的感觉,(有时通过涂鸦)刻画其亚文化。
非正式体育正在兴起
在新冠疫情之前,美国的正式团队运动已经出现每年0.2%的衰退率,而非正式体育则更受青睐。同样地,英国也出现了正式和有组织的团队运动转向个人运动的趋势,这在年轻人中尤为显著。
同时,2013年的《澳大利亚体育的未来》(Future of Australian Sport)报告最早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承认了这种体育习惯的变化。由于疫情后个人更喜欢灵活的工作安排,并可能在疫情隔离期间首次发现一些感兴趣的运动,这种趋势在疫情后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例如,英国滑板界的官方组织机构Skateboard GB表示,自疫情开始以来,“英国玩滑板的人数增加了7万多”。
围绕体育的社会结构变革非常重要,因为体育、社会信任和社群融合之间存在着积极的联系。欧盟委员会发现,体育能够促进宽容、团结和包容,而面临歧视风险的边缘化群体和弱势群体则可以通过体育与其他群体互动和融合。
然而,根据英格兰体育局2021-22年关于疫情后活动的报告,一些少数族裔和社会经济群体之间的体育水平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欧盟统计局还发现,在疫情前(2014-2019年)的欧盟,低收入人群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较小。那么,我们该如何弥合这一鸿沟?
把更多公共空间向非正式体育开放
当公共空间与非正式体育相碰撞时,社群将更得以利用体育的强大力量,把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消解屏障。围绕着非正式体育往往能形成很多社会团体,并且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机的、自我组织和维持的。为加强人们的参与体验,这些团体不言而喻地承担着包容的责任。非正式体育不仅服务于公共空间的使用者,更广泛意义上的社群都可以开展非正式体育。
滑板、冲浪滑冰、直排轮滑和小轮车运动(BMX)都是观赏性运动,而滑板空间则适合平时不参加运动的人和家庭坐下来、闲逛和社交。然而,非正式体育常常不会被视为一个独特的体育领域,我们目前还缺乏相关全面数据来推动循证政策的出台和城市发展。
倡导通过体育来促进社会整合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世界各地,许多城市都开展了关于这一主题的体育项目。伦敦的“全民体育”(Sports for All)政策就是最早将社会整合作为体育目标的实践之一。
然而,London Together项目发现,用体育促进社会整合除了有许多益处外,也存在一些劣势:一些体育项目的提供成本高、参与成本高、竞争激烈、有性别歧视,并存在文化刻板印象。
对此,非正式体育和包容性的公共空间可以结合起来,消解这些不利因素,具体做法是:在共享体育空间中开展低成本、不以竞争为目标的运动,并让更多样化的人口可以接触到这些运动。
当然,公共空间和设施并不总是像城市规划者设想的那样能够激发更多非正式体育参与。因而,我们需要更上一层楼,使这些空间为尽可能多的用户服务。例如,“为女孩创造空间”运动(Make Space for Girls)为英国议会、开发商和投资者提供了一份有用的指南,提出设计一个适合所有轮式运动的滑板场,为初学者规划指定区域,配备更好的照明设施,地理位置更靠近厕所,从而让年轻女孩更能参与到滑板运动中。
在接受非正式体育的流动性的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塑造能够适应当今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非正式体育体系和公共空间。政策制定者应该认识到,非正式体育是一个独特的体育领域,并分配资源来更好地了解运动类型、从业人员构成以及公共空间特点之间的关系,最终促进社会整合。毕竟,滑板是一项大有可为的运动。
本文作者:Kathy Liu,全球杰出青年社区伦敦I中心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