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消息:前程无忧:2022 职场空窗期调研

时间:2022-11-23 16:54:47       来源:199IT

近八成职场人经历 “职场空窗期”


(相关资料图)

“职场空窗期”是指职场人士在结束上一份工作而未找下一份工作之间的时间,可分为零工作经历的 “绝对空窗期” 以及中断连续就业过程的“相对空窗期”。《报告》显示,近八成职场人士经历过这一状态,大部分受访者空窗时间不超过 6 个月(61%),超过 1 年的人群占比较低,为 11.2%。

调研发现,多数职场人是主动选择 “空窗期”,试图将其变成“保养期” 或“转换期”,但仍有 15.3% 是裁员后被迫经历这个特殊阶段。在陈述自己主动选择的原因时,37.7% 的人表示想要好好休息和放松;23.7% 的人身处职业转型期,需要停下来考虑清楚未来的方向,甚至有创业的计划,还有少部分人借此机会整理情绪和处理家事。 

在决定空窗期之前,职场人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根据《报告》,储蓄数字越大,职场人空窗期的底气就越足。分别有 49.3% 和 30.7% 的受访者表示,当兜里存款不低于 2 万、10 万时才敢于按下暂停键。仍有 14.7% 的人不在乎存款数字、有 “说走就走” 的底气,这份底气占比最高的的群体是 00 后的职场人。

85.3%坦然接受空白经历,利用间歇期进行职业充电

《报告》显示,对于职场中的空白经历,85.3% 的职场人会坦然接受,在他 / 她们看来,人生有时候就是需要停下来。而在经济放缓的当下,14.7% 受访者在这个阶段深感不安,并表示生存的压力大于生活的意义和尊严。具体到年龄层,人到中年的 80 后 “不安全感” 比例最高(20%);95 后们则是最淡定的人群,不安感的占比仅 7.4%。

调研发现,提升工作技能(57.7%)、兼职劳动(32.3%)、旅行出游(31.3%)是职场人度过空窗期最常见的三种方式。除此之外,处理家事、陪伴家人(23%);读书充电、进修(21%);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资源(13%)也是另类充电形式。也有 32% 表示这期间一直在找工作,了解行业动态,保持市场敏感度。

据《报告》,87.7% 的受访者表示这段经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去了帮助,在他 / 她们看来,暂时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出发(42.7%),利用这段时间可以深入思考和学(45%)。不过,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空窗期的经历使自己丧失了更多机会、沉没成本较高(4%);行业迭代快,职场空白会削弱个人的竞争力(8.3%)。

39.3%职场人因空窗期经历被质疑,3年内工作经验适应能力强

“职场空窗期” 从来让人爱恨交织,爱的是这份自由,恨的是背后的风险。再次求职时,长时间的空白期可能陷入职场困境,在市场与行业快速迭代的当下,企业雇主对求职者的空白经历期或多或少产生质疑,包括能力、状态以及稳定性。参与访谈的 HR 表示,不是排斥空窗期的候选人,而是这些疑问催生了危机感,担心这段经历背后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报告》显示,在接受调研的人群中,39.3% 的受访者曾经因为 “职场空窗期” 被公司质疑从而失去工作机会。空窗期的长短似乎是 HR 筛选求职者的标准之一,调研发现,时长在 6-12 个月的受访者被拒绝的比例最高(56.5%)。

前程无忧资深职场顾问王剑认为,空窗期并不是无解题,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可以有所规划地展示经历空窗期的主动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职业规划的重要部分,毕竟整个职业生涯很多时候需要一定的缓冲。调研发现,在经历空窗期重返职场后,31% 的职场人衔接自然,能够快速融入环境。56% 适应期在 3 个月左右,11.7% 适应期在 6 个月左右。其中,1-3 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适应能力较强,37.3% 能够快速适应职场氛围。

在人才流动活跃的趋势下,坚持 “从一而终” 的职场人并不多。在上一份工作刚画上句号,下一份工作还未确定之时,难免会遇到“职场空窗期”。站在 2022 年这个特殊的节点,职场人对待职场空窗期的态度如何?这段经历是否真的影响求职结果?每个人都有选择停下来的权利,但停下来时,又该如何规划时间?带着这样的好奇,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面向千余位职场人士展开调研,并于近日发布《2022 职场空窗期调研报告》,希望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近八成职场人经历 “职场空窗期”

“职场空窗期”是指职场人士在结束上一份工作而未找下一份工作之间的时间,可分为零工作经历的 “绝对空窗期” 以及中断连续就业过程的“相对空窗期”。《报告》显示,近八成职场人士经历过这一状态,大部分受访者空窗时间不超过 6 个月(61%),超过 1 年的人群占比较低,为 11.2%。

调研发现,多数职场人是主动选择 “空窗期”,试图将其变成“保养期” 或“转换期”,但仍有 15.3% 是裁员后被迫经历这个特殊阶段。在陈述自己主动选择的原因时,37.7% 的人表示想要好好休息和放松;23.7% 的人身处职业转型期,需要停下来考虑清楚未来的方向,甚至有创业的计划,还有少部分人借此机会整理情绪和处理家事。

在决定空窗期之前,职场人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根据《报告》,储蓄数字越大,职场人空窗期的底气就越足。分别有 49.3% 和 30.7% 的受访者表示,当兜里存款不低于 2 万、10 万时才敢于按下暂停键。仍有 14.7% 的人不在乎存款数字、有 “说走就走” 的底气,这份底气占比最高的的群体是 00 后的职场人。

85.3%坦然接受空白经历,利用间歇期进行职业充电

《报告》显示,对于职场中的空白经历,85.3% 的职场人会坦然接受,在他 / 她们看来,人生有时候就是需要停下来。而在经济放缓的当下,14.7% 受访者在这个阶段深感不安,并表示生存的压力大于生活的意义和尊严。具体到年龄层,人到中年的 80 后 “不安全感” 比例最高(20%);95 后们则是最淡定的人群,不安感的占比仅 7.4%。

调研发现,提升工作技能(57.7%)、兼职劳动(32.3%)、旅行出游(31.3%)是职场人度过空窗期最常见的三种方式。除此之外,处理家事、陪伴家人(23%);读书充电、进修(21%);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资源(13%)也是另类充电形式。也有 32% 表示这期间一直在找工作,了解行业动态,保持市场敏感度。

据《报告》,87.7% 的受访者表示这段经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去了帮助,在他 / 她们看来,暂时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出发(42.7%),利用这段时间可以深入思考和学(45%)。不过,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空窗期的经历使自己丧失了更多机会、沉没成本较高(4%);行业迭代快,职场空白会削弱个人的竞争力(8.3%)。

39.3%职场人因空窗期经历被质疑,3年内工作经验适应能力强

“职场空窗期” 从来让人爱恨交织,爱的是这份自由,恨的是背后的风险。再次求职时,长时间的空白期可能陷入职场困境,在市场与行业快速迭代的当下,企业雇主对求职者的空白经历期或多或少产生质疑,包括能力、状态以及稳定性。参与访谈的 HR 表示,不是排斥空窗期的候选人,而是这些疑问催生了危机感,担心这段经历背后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报告》显示,在接受调研的人群中,39.3% 的受访者曾经因为 “职场空窗期” 被公司质疑从而失去工作机会。空窗期的长短似乎是 HR 筛选求职者的标准之一,调研发现,时长在 6-12 个月的受访者被拒绝的比例最高(56.5%)。

前程无忧资深职场顾问王剑认为,空窗期并不是无解题,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可以有所规划地展示经历空窗期的主动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职业规划的重要部分,毕竟整个职业生涯很多时候需要一定的缓冲。调研发现,在经历空窗期重返职场后,31% 的职场人衔接自然,能够快速融入环境。56% 适应期在 3 个月左右,11.7% 适应期在 6 个月左右。其中,1-3 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适应能力较强,37.3% 能够快速适应职场氛围。

关键词: 前程无忧 职业生涯 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