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22市场底部徘徊房企面临生存挑战
2022年,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房地产业,在防炒作、去产能、降杠杆等系列政策的影响下,叠加疫情防控和内外部其他因素的影响,房地产步入了底部区间,市场持续冰冻。
【资料图】
一方面,市场信心低迷,商品房交易走低,企业经营运转困难;另一方面,资金回笼周期延长,保交楼任务压力加大;第三是房企的债务暴雷,引发连锁负面反应,加剧了观望的情绪。
这一年,房地产开发企业们,也迎来了严峻的生存挑战。
02、开发商业绩普遍缩水千亿房企腰斩
2022年,受整体市场持续低迷影响,房企的销售业绩普遍下滑。
1-12月,千亿房企减至20家,2021年千亿房企41家,2022年这一数据同比减少51.2%。而排名前三十的房企中,仅有四家开发商的业绩正增长,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最大跌幅甚至超70%。
同时,2022年1-12月 房企总销售top30的金额仅51775亿元,较之去年三十强的业绩下降38.3%。
单个房企来看,2022年销售金额top3企业为碧桂园、保利发展、万科,销售金额分别为4643亿、4408亿和4172亿。去年同期,这三家企业的销售金额碧桂园7588亿、保利发展50439亿、万科6203亿,2022年的业绩同比之下缩水幅度分别为38.81%、18.96%、32.74%。
另外,十强、百强房企的门槛也有明显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2022较2021年出现明显的下调。1-12月销售金额方面,前十的房企进入门槛,从去年的2903亿缩减至1700亿。而五十强和百强房企的门槛,也均约去年同期的一半水平。
03、逆势大环境下仍有部分房企表现吸睛
2022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叠加此前对房地产的防炒作、降杠杆等系列动作,房企不仅面临去化难的问题,资金的短缺让交楼和债务清偿都倍感压力。洗牌,成为2022年房地产开发领域的一大现象;活下来,成为开发商们当前与未来的主要目标。
虽然挑战形势严峻,但也有不少房企仍能在逆市中勇毅前行,成为房地产市场一抹耀眼的光。龙湖、招商、保利、绿城、金地、建发、越秀、华发等优质头部房企,就是这样的榜样。
数据显示,2022年龙湖销售金额共计实现2033亿元,在销售排行榜中位居第九名。去年同期,龙湖的销售金额排在第十一位,逆境中还实现了名次的前进。
招商蛇口,2022年1-12月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金额2926亿元,在销售排行榜中位居第七名,与去年同期比,排名前进一名。保利等房企的销售金额排名,也均较2021年有所前进。
04、房企买地支出减少民营企业拿地意愿骤降
受市场冷却影响,房企出手拿地也更谨慎,各月土地出让金同比均大幅下滑。
2022年前1-12月,拿地金额top20的房企,买地支出共7233亿,而2021年同期top20房企总拿地金额为13958亿,缩水幅度达48.2%。
2022年拿地金额居前二十的房企,除了少数几家的买地支出逆势增长,多数开发商的拿地金额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万科、中国金茂、龙湖集团、中国中铁、绿城中国等开发企业的拿地金额,同比下降幅度超50%。
另外,从房企的属性来看,在2022年的土地市场国企央企表现活跃,拿地金额top20中仅有龙湖集团、伟星房产二家民营企业。2021年拿地领跑的房企如碧桂园、融创、新城等,2022拿地都尽显保守。
05、2023洗牌或加剧哪些房企更容易活下来?
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逐渐步入失速的通道中,调控政策的风向也发生了转变,重心从降产能、去杠杆、防炒房,转移到提信心、化风险、促需求等方面。
近期,刺激政策更是利好迭出,至少释放了三大信息:①扩大内需提升至战略高度,住房改善需求予以重视和支持;②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是底线,优质头部房企风险优先化解; ③房地产业的前进目标,是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后市,房地产的大环境虽然是向好,但却并不是所有房地产都能在寒冬的考验中坚挺下来。那么,未来哪些房企更容易“活下来”呢?
1、优质头部房企。
金融“十六条”明确要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房企项目;“第三支箭”表示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加大权益补充力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毫无疑问,优质房企在洗牌中,由于有政策的加持将活下来。哪些是优质房企,银行授信范围给出了答案!
2、拿地补仓的企业。
2022年,虽然不少房企在土地市场表现出“躺平”的姿态,但是也有不少房企积极补仓,加之去年的拿地动作,2021-2022买地前五的房企新增土地货值均超5000亿。其中,保利发展、碧桂园近两年累计新增的土地货值均超6000亿;万科、中海、华润的新增货值分别达5518亿、5159亿和5109亿。此外,绿城中国、招商蛇口、龙湖集团等房企的新增土地货值,均在3000亿以上。
3、绿档企业。
2021年1月1日,全面实行的“三道红线”政策,是针对所有开发商划出的三个指标,分别为:①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②净负债率大于100%;③现金短债比小于1。其中,一道都没踩中的房企,被归为绿档。当前,虽然该政策的执行度和关注度逐渐淡去,但仍不失为房企稳健发展的一个参考指标。
4、聚焦主航道不激进的企业。
这方面的正向典范,如万科、绿城、龙湖等优质的民营成分房企,以及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为代表的国央企。负面的案例,如某大、XX城、XX幸福、某力等,抑或是发展脚步迈的太快,抑或是产业布局上过于多元化,容易发生暴雷等风险,最终难在经济产业升级转型的大潮中深耕下去。
06、展望:冬雪消融春将至,静待花开好时节
2023年,在系列政策持续的激励作用下,房地产市场整体向好将是大概率事件,房企的生存和经营环境也会得以改观。
一方面,随着住房改善消费支持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房地产市场逐渐解冻,信心缓缓回归,不动产的流动性将得以改善。另一方面,在信贷融资、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政策支持下,开发商尤其是优质头部房企平稳“上岸”,保交楼工作、债务清偿等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在资金回笼周期趋于常态化后,土地市场也将一改低迷态势。另外,对于近期多次提及的房地产新模式,也将是房企未来探索前进中找寻的方向。
来自: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