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是如何感知到自己的衰老的?
衰老的信号可能是站在镜子前无意间发现多出来的皱纹,可能是好像也没做什么就感到的莫名疲惫,可能是登山徒步时逐渐局促的呼吸,也可能是看着曾经诱人食欲大开的麻辣火锅却没吃几口就觉得饱了。
而这些衰老的表象,很可能都早早地在肠道微生物中有所体现。可以说,肠道微生物的变化既是衰老的重要组成原因,也是衰老后所体现的结果。由于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庞大,这很可能相当于人体内的另一个小宇宙。
(资料图片)
在每一个日日夜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肠道微生物群也会发生变化,就好比宇宙内的各个星系和星球在发生重组和裂变。肠道微生物组的生物学特征所带来的重要信息,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整体健康、衰老程度和寿命。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与许多健康问题有着相关性,包括肥胖、代谢紊乱、炎症、癌症和抑郁症等。肠道微生物组的动态变化和生物学特征也可以预示着身体健康的变化走向。
于4月6日发表在《Nature Aging》上,由广西科学院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王帅、罗伟飞及其协作团队和机构共同发表的《Longevity of centenarians is reflected by the gut microbiome with youth-associated signatures》,进一步探究了百岁长寿老人肠道微生物群中可能与长寿相关的特征。
该研究在对大量20-117岁个体的肠道微生物群进行了表征后,发现百岁长寿老人的肠道微生物组具有与年轻人肠道微生物组相似的特征:
1. 以拟杆菌属为主导类型
2. 微生物各个种类的分布较为平均
3. 有益的拟杆菌的富集
4. 致病菌的消耗和减少
在人类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肠道微生物组遵循着一些与年龄阶段相关的规律。从婴儿期到三岁期间,肠道微生物组的种类和特征快速变化。到了中年逐渐稳定,然后在年老后又再次开始加速变化。与指纹相似,没有两个微生物组是完全相同的,但每个人都有一组相同的微生物类型,约占总数的 30%。
肠道菌群紧密地影响着健康和疾病的平衡。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究了百岁长寿老人的肠道微生物组概况,并将其与不同年龄个体的肠道微生物组概况进行了比较。
图 1:百岁长寿老人与各年龄段成人相对比的肠道微生物特征。来源:nature.com
a. 鉴定出的肠型 (E) 分别以拟杆菌属(E1)、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E2)、普雷沃氏菌属(E3) 和布劳氏菌属(E4)为主导菌属。百岁长寿老人的肠型与其他老年人的肠型不同,其特征是拟杆菌属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的组合,即E1和E2的组合。
b. 肠道拟杆菌相对丰度的小提琴图;与其他老年人相比,百岁长寿老人(100-117岁)和年轻人(20-44 岁)群体都拥有更高丰度的拟杆菌。© 2023, Pang, S. et al
通过研究百岁长寿老人的肠道微生物群,可以进一步了解如何促进健康长寿、延缓衰老。很多慢性病的起因和发展都与肠道微生物群有关,例如糖尿病、各类癌症。
此次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广西的1575名受试者的肠道微生物群数据,其中有297名为百岁长寿老人。
研究通过从100-117岁的长寿老人和20-44岁、45-65岁、66-85岁和90-99岁成人对照组分别收集了粪便样本和健康信息,并进行了16S核糖体RNA测序,以识别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征。
结果显示,受试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组中鉴定出四种不同的肠型,其中百岁长寿老人表现出独特肠型特征,是一种拟杆菌属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的组合。而在年轻人(20-44 岁)和其他老年人群中,只有着其中一个种属,而非组合。(图1)
研究还发现百岁老人的肠道微生物组具有与年轻人相似的特征:拟杆菌的过度表达,物种均匀度的增加(衡量群落中每个物种数量的接近程度,高均匀度表明该物种具有相似的丰度),潜在有益菌种的富集,和潜在病原体的消耗。这些与年轻人相似的特征可能有助于健康老龄化和长寿。
长寿老人肠道微生物群表现出的菌属多样性和有益菌主导性,很可能有助于抵消随着年龄增长而带来的身体疾病和衰老,所以更容易健康和长寿。换句话说,具有长寿特征的肠道微生物群降低了长寿老人对于慢性疾病和癌症的易感性。但由于微生物群的种类和数量之庞大,具体的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综上,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可能是健康和衰老的决定性因素。而此研究更是探索了百岁长寿老人在衰老研究中的珍贵意义。未来的研究可能会继续探究人类肠道菌群在动物研究模型中的表现和影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找到能够延长寿命和提升健康的更多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Pang, S., Chen, X., Lu, Z. et al. Longevity of centenarians is reflected by the gut microbiome with youth-associated signatures. Nat Aging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3587-023-00389-y
撰文 | Sherry Lyu
编辑 | cici
来自: 生物谷
关键词: